A类
九三学社:
您单位提出的《关于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治理,全面推进广州城市数字化智能转型升级,打造超大城市治理范本的提案》(第1074号)提案收悉,我局高度重视,积极组织市委政法委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等4个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,并与您单位联系人进行电话、粤政易等多次沟通,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,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:
一、强化顶层规划,完善城市数据基础配置与共享开放机制
(一)制定智慧城市顶层规划
为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我市正着手编制《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》,明确依托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形成省、市、区三级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,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,优化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,丰富公共数据开放格式,为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开放机制提供顶层规划。
(二)制定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有关政策
2006年以来,我市持续推进政务数据共享,优化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。在2012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政府信息共享的政府规章《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》,并在2019年修订印发《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管理规定》,全面规范我市各政务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共享工作,推动我市建立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的数据共享模式。截至目前,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接入单位155家,累计建有信息资源主题6000多个,累计交换数据超3000亿条。今年4月,我市发布《广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应用。
二、基于“城市大脑”探索数字孪生城市,深化“一网统管”建设
我市从2020年6月开始筹备“穗智管”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建设。截至2023年7月,已对接40个部门的业务系统,归集了超99亿条城市运行数据,形成城市体征数据项3000多个,围绕城市运行的重点领域构建了生态、水务、交通、城建、城管、应急、经济等24个应用主题,并打造了三防应急指挥、重大活动及节日保障、泥头车综合治理等专题应用场景,全国率先建设“人、企、地、物、政”五张城市基础要素全景图,初步实现城市治理“一网统管”“一屏统管”。下一步,在全省“一网统管”建设框架下,基于“穗智管”及各部门系统平台建设基础,按照物理分散、逻辑集中、资源共享的方式,统筹建设全市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即广州市城市大脑,支撑城市治理、民生服务、产业经济等领域数字化、智慧化转型升级,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。
三、以网格化为基础建设智慧社区,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
(一)统一划分综合网格
我市统一划分综合网格,为建设智慧社区提供基础。全市各区根据综合网格划分工作规定,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前提,根据人、地、物、事、组织等基础要素,结合地理空间分布合理划分,做到“界限清晰、规模适度、全面覆盖、方便管理”。2022年度综合网格调整优化工作已经完成,全市共划分18649个综合网格,图层数据发布,综合网格数据可供各单位共享使用。
(二)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建设
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有关工作部署,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示范建设,我市印发《广州市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》(穗民〔2023〕56号),目标是到2025年,各区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、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,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、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,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。
1.推进智慧社区平台集约化建设
依托“社区随时服务网上驿站”等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一体化智慧平台,对接“穗好办”平台,加强社区基础信息管理,深化社区事务管理,拓展社区便民生活服务。以“穗好办”为抓手,完善规范、优化网上政务服务流程,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、服务供给规范化、群众办事便利化,打造一网通办、全城通办的“穗好办”服务品牌。拓展政务服务“湾区通办”范围和深度,探索实现广州市政务服务业务“跨城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。
2.完善社区数据精简并规共享。依托省、市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系统,完善统一采集、统一制表、统一报送机制,精简规范各级各类报表,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。有序推进大数据在社区应用,打造智慧社区治理数据底座,加强标准地址库和特殊人员数据库建设。加强垂直管理,业务系统向数据向基层回流共享,完善镇街和部门政务信息系统资源交换共享机制,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数据资源向社区延伸。
3.提升城中村智慧化治理水平。推动5G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新技术集成应用,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、便民化,推动城中村高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,拓展政务服务办理渠道。建设城中村基层治理数据库,全面梳理摸排城中村治理数据项目,实现一次采集、多方共用、统筹服务。建立健全网格内基础数据动态更新机制,提升“人屋”信息采集更新率,加快基础数据和网格数据对接,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预警作用。
四、以应用场景建设等为抓手,恢复传统商业空间活力
根据商务部创建“全国示范智慧商圈”相关工作部署,我市积极指导各区加快智慧商圈建设,推动业态更迭创新,促进商圈智慧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建立智慧商圈部门协调机制,由市商务部门牵头,发改、政数局、工信、交通、公安、消防、市场监管、文广旅等职能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,部门联动全方位助力创建工作。二是加大政策支持,出台支持商业网点建设若干措施、市级北京路步行街业态提升资金管理规定等政策,对智慧商圈建设、智能化管理、智慧商店等项目给予支持,对每个争创国家、省级示范商业功能区的予以奖励。2022年12月,我市新旧中轴线核心商圈--天河路、北京路双双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,正佳广场、正佳友谊商店、北京路新大新商店等是三个商店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店。下一步,我市将持续深化智慧商圈建设工作,充分发挥全国示范步行街、全国示范智慧商圈的引领带动作用,把数字智能作为发展新动能,打造消费新载体、创新消费新模式、提升消费新品质、构建消费新空间、强化消费新基础为着力点,促进商圈高质量发展。
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。
感谢您单位对我市城市数字化智能转型升级、城市治理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欢迎你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2023年8月29日
(联系人:黄菊,电话:89667752)
公开方式:主动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