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。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
数读“十三五”
自2015年5月起,广州在全国率先实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的集成服务模式。
2017年,全面推进“一窗式”集成服务改革,实现了“到一个窗办所有事”。
截至2020年底,市政务服务大厅共有42个进驻部门,1628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“一窗”综合受理,实现企业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”“只到一扇窗”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政务服务从单一的窗口审批服务拓展为集窗口服务、网上办事、政府网站、政府服务热线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、政务数据管理于一体的全方位政务服务,成为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和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。
2020年,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广州市“政务服务”指标走在全国前列;国家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考核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;市政府门户网站在2019年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考评中评为优秀并居全省第一;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连续两年(2020年和2019年)荣获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称号,并于2019年在巴塞罗那拿下全球最佳公共服务金奖。
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庆 通讯员穗政数宣
“放管服”推动营商环境优化
近年来,广州市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以简政放权、优化机制为重点,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。
2020年12月,广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大规模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。对全市承担行政权力事项的44家单位共计7580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由区(经济功能区)实施22项,委托165项,取消269项,重心下移2328项,整合后减少190项,移出权责清单149项,清理各部门重复事项114项,精简事项总计达3237项,精简率达42.7%。市级承担行政权力单位中3/4以上精简了事项,覆盖全部行政权力类别,极大地推动了放权强区工作。
市场准入改革是“放管服”改革的先导,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,从制约百姓投资创业的第一道门改起,涉企证照大幅取消整合,投资开办企业时间大幅缩减,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大幅增长,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,营商环境大幅改善,成为“放管服”改革中的突出亮点。2019年,广州市加速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天办结。2020年,按照市优化营商环境3.0改革规划,广州市全面推行企业“一网通办、一窗通取”新模式。截至2020年12月,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69.67万户,同比增长15.78%,其中企业158.43万户,疫情防控期间仍保持24.06%的高位增长态势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州市税务局全力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顺利完成全面“营改增”战役,“营改增”整体减负面达到了98.65%。2020年以来,迅速落实国家密集出台的7批次28项减税降费政策,给市场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减负效应,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,其中,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达到604亿元。
打造“穗”系列
三大政务品牌
自2019年起,广州市高起点推进“数字政府”改革建设。2020年,广州市对各市直部门的信息技术中心进行整合、撤并,成立了广州市数字政府运营中心。广州通过全力打造“穗”系列政务品牌,助力公共服务高效化、社会治理精准化、政府决策科学化。
主打“一网通办、全市通办”的“穗好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全面构建“网上服务指尖办、线下渠道就近办、服务渠道多样化、服务体验优质化”的多元化政务服务模式。目前已上线415种电子证照,涵盖居民身份证、结婚证、社保卡等30种个人高频证照以及营业执照、不动产权电子证书等20种法人高频证照,无缝对接省级电子证照系统。
为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堵点、痛点、盲点、槽点,广州市打造了“一网统管、全城统管”的“穗智管”城市运行管理中枢,对接30多个部门的近100个业务系统,设置智慧党建、政务服务等20个主题,接入超19万路视频信号、逾8亿条数据,初步建成城市运行综合体征和关键运行体征指标图景。
2020年初,面对突发疫情,广州市高效开发上线 “穗康”小程序。目前,“穗康”小程序注册数超4000万,“穗康码”用户数超2800万,总访问量超13.5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