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州市民政局持续深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,探索开展社会救助领域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构建纵贯市、区、镇街、村居的“穗救易”智慧中枢,推动形成“人工智能+救助”平台,让救助服务更加智慧、精准、温暖、高效。
一是申办更加便捷。符合救助条件的群众可在“穗好办”APP的“民生一站式服务”板块上,利用“人脸识别”技术进行身份认定,自行“刷脸”申请低保、低保边缘家庭、特困和临时救助等救助服务,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救助申请。
二是服务更加高效。依托“人工智能+救助”平台,打通与社工、社会组织、慈善组织、志愿队伍、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的连接通道,建立起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“融合共助”的衔接枢纽。通过该平台语音识别等技术开展“智·关爱”电访服务,及时向困难群众发出安全提醒,第一时间了解困难救助待遇落实情况、基本生活需求等情况,向属地民政工作人员“派单”,快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截至今年5月底,全市已累计智能电访困难群众约61.27万人次,发送关心关爱短信约34.95万条,入户探访535户,累计发现并帮助解决各类救助服务需求270多个。
三是核对更加精准。探索打造“铁脚板”+“穗救易”,并不断迭代升级。比如,创制“会说话的核对报告”,通过量化核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数、家庭月收入及资产信息、家庭结构、生活状况等信息,为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提供直观化、可视化的参考;通过分析人口结构、就业结构、申请频率等,描绘申请家庭历年经济状况趋势图,提前落实分层分类救助。目前,广州民政核对平台数据信息涵盖30余类100余项,核对范围覆盖全国证券、不动产、车辆等8类重要信息及31个省(直辖市)和25个地级市核对数据信息,核对数据全面性、精准性位于全国前列。
四是监测更加到位。会同供电部门在全市开展“电亮民生”服务,在困难群众家中安装智能电表,对用电激增或骤减等异常情况触发实时预警。实施以来,“电亮民生”项目累计开展监测服务1100万余人次,产生用电异常预警120余宗,核实率达100%。广州正进一步创新开展“守护民生”系列服务,计划联动用水、用气等企业实施智能监测项目,不断探索完善“水电气”综合监测模型,及时防范化解困难群众居家安全风险隐患。(广州市民政局)